【作品人物、评析、后记】


【作品人物】

  《侠客行》人物(共有67人)
  丁不三 丁不四 丁珰 大悲老人 贝海石 木岛主 王掌柜 元澄道人 王万仞 王老六 尤得胜 天虚 风良 丑脸汉子 白自在 龙岛主 冯振武 孙万年 司徒横 汉子 石清 白万剑 石中玉 白阿绣 史小翠 石破天 李四 李大元 安奉日 米横野 李万山 老李 冲虚 吕正平 齐自勉 成自学 西门观止 张三 吴道通 花万紫 邱山风 陈冲之 汪万翼 杨光 闵柔 周牧 侍剑 呼延万善 范一飞 郑光芝 封万里 柯万钧 闻万夫 胡大哥 耿万钟 展飞 高三娘子 梁自进 梅文馨 梅芳姑 黄面道人 温仁厚 谢烟客 褚万春 照虚 解文豹 廖自砺

【作品评析】

  此书一反金庸大部分作品的路子,既无明确的时代背景,也没有宏大的场面,写爱情也只是浮光掠影,除了石 破天之外,人物描写也只是点到即止,因此比起作者的其他许多作品来,一向较为读者所忽视。其实此书恰恰体现了金庸作品的返璞归真。当石破天还是“狗杂种” 的时候,他从未想到过“我是谁”,身世和知识于他同样毫无意义,但在他忽然失去一向熟悉的生活环境,陷入江湖之后,却不得不想到了“我是谁”这个亘古的疑 问,而越是想知道究竟便越是惶恐和糊涂。
  另一方面,他一出场便在先秦侠客侯赢的故地侯监集上目睹了“侠客”们的争斗,这时他只是个无知 的小乞儿。最后到了侠客岛,他已是个声名显赫的武林高手,却无知一如从前,并且因为这无知勘破了众多绝顶聪明的武林高于数十年未能勘破的武功秘窍,一如他 在候监集上无意中得到玄铁令一样。“我是谁”的疑问和“机关算尽太聪明”的隐喻可以说是这部寓言式作品的真正旨归,也是它的全部精华所在。但因作者认认真 真讲故事、丝毫不着理路,故事和人物虽然简单一些,仍非常奇特和生动,因此粗略读去不易体味到作品的魅力。

【作品后记】

   由于两个人相貌相似,因而引起种种误会,这种古老的传奇故事,决不能成为小说的坚实结构。虽然莎士比亚也曾一再使用孪生兄弟、孪生姊妹的题材,但那些作 品都不是他最好的戏剧。在《侠客行》这部小说中,我所想写的,主要是石清夫妇爱怜儿子的感情,以及梅芳姑因爱生恨的妒情。因此石破天和石中玉相貌相似,并 不是重心之所在。
  一九七五年冬天,在《明报月刊》十周年的纪念稿《明月十年共此时》中,我曾引过石清在庙中向佛像祷祝的一段话。此番重校旧稿,眼泪又滴湿了这段文字。
  各种牵强附会的注释,往往会损害原作者的本意,反而造成严重障碍。《侠客行》写于十二年之前, 于此意有所发挥。近来多读佛经,于此更深有所感。大乘般若经以及龙树的中观之学,都极力破斥烦琐的名相戏论,认为各种知识见解,徒然令修学者心中产生虚妄 念头,有碍见道,因此强调“无着”、“无住”、“无作”、“无愿”。邪见固然不可有,正见亦不可有。《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皆是此义。写《侠客行》时,于佛经全无认识之可言,《金刚经》也是在去年十一月间才开始诵 读全经,对般若学和中观的修学,更是今年春夏间之事。此中因缘,殊不可解。
  一九七七年七月
  二十一世纪重读旧作,除略改文字外,于小说内容并无多大改动。
  二零零三年七月